新代办

宝宝发烧灌肠好不好?

围观:36

宝宝发烧灌肠好不好?

发烧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伴随着不适、疲劳、食欲不振等表现。由于宝宝的免疫力较低,因此稍有不慎容易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发发烧。尤其对于新生儿、幼儿园儿童等易受感染的群体,家长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缓解宝宝的症状。

灌肠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性降温治疗方式,其原理是通过肛门大肠注入液体,以排出身体内的毒素和废物,同时降低身体的热量产生和吸收,进而控制体温。而对于宝宝发烧是否适用灌肠治疗,许多家长存在不同的看法。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一、宝宝发烧的危害

发烧是宝宝身体抵抗病原体的自然反应,但如果持续高烧不退,就会出现一系列危害。首先,高热可损害宝宝大脑、肝、肾等器官,对生命发展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其次,高温下宝宝 lose 大量的体液和电解质,容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最后,烦躁、不安、易哭闹、拒绝进食等症状也容易影响宝宝的成长发育。

二、灌肠治疗发烧的优点

1. 有效清除宝宝体内毒素:灌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肛门进入的液体,将宝宝肠壁上黏附的毒素、废物、细菌等排出体外。这样可有效清除体内毒素,缓解宝宝的烦躁、疼痛、不安等症状。

2.较快降温:灌肠是一种比较快速的物理性降温治疗方式。通常在灌肠后10-20分钟,宝宝体温可明显下降,此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3. 不影响宝宝食欲:对于灌肠治疗而言,不需要宝宝吃药或口服液体,因此不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和口感,可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

4. 简单易操作: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可以采用膀胱灌肠器等设备进行灌肠,正确操作即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反之如果家长不熟练或给予不正确,还可能引起宝宝腹泻、排便不畅等不良后果。

三、灌肠可能存在的风险

1. 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感染:灌肠是通过肛门进入的治疗方式,如果操作不规范容易污染肛门、肠道,进而引起宝宝便秘、腹泻、感染等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家长进行灌肠前,应当洗手、消毒设备,并接受专业医师的培训指导。

2. 灌肠不是治疗本病的终极方案:灌肠治疗发烧的方式是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不能代替正规的药物治疗。在宝宝发烧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病因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并积极控制体温、补充营养、调整心理状态等,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宝宝发烧灌肠如何正确操作?

1. 监控宝宝体温:发现宝宝发烧时,首先应当及时检测宝宝体温,观察症状情况是否加重。推荐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每日定时测量多次。

2. 医生指导:因灌肠治疗缺乏专业化知识,且灌肠操作较为复杂,家长需要咨询医师,征询是否适宜灌肠治疗,以及如何进行操作指导等。

3. 预备设备:膀胱灌肠器、透明容器、盐水或食盐耳溶液,清洁无菌的医疗手套、润滑剂、纸尿片,以及婴儿沐浴桶等。

4. 灌肠准备:首先,进行好消毒与洗手,开设的药瓶或膀胱灌肠器等器材均需严格消毒,操作中家长和医生都需要进行无菌手术。

5. 灌肠方式:将膀肠灌肠器浸泡纯净水中一段时间后,铺好纸尿片,将宝宝放在上面。家长需要戴上医用手套,涂上润滑剂,然后将膀胱灌肠接在浸泡好的盐水或食盐耳溶液瓶上并加压,让盐水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流入器杯中,并贴合宝宝肛门进行操作。

6. 注意事项:灌肠过程中应保证宝宝处于安静状态,并确保灌肠时盐水流量与体重之比大于5-10ml/kg。一般情况下,灌入0-50ml左右即可,避免过多导致腹泻。灌完肠后,宝宝大便将顺畅排出,须为每次操作配备清洁的婴儿尿布,以免污染。

总结:

宝宝发烧时应该适时采取降温措施,其中灌肠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性治疗方式。与药物治疗相比,灌肠具有消除体内毒素、降温快速、不影响食欲、简单易行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当操作可能造成感染、便秘、腹泻等不良反应。因此,若家长考虑使用灌肠治疗宝宝发烧,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确保实施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同时,发烧情况下还需要注意提高宝宝的抵抗力,持续控制宝宝体温,做好营养防护等工作,全力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