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办

国家政策性住房

围观:36

国家政策性住房概述

政策性住房是指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扶持建设,向符合一定条件的人群提供租赁、保障性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的一种住房形式。政策性住房是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旨在帮助有需要的人群解决住房问题,实现住有所居。

发展历程

中国政府自1950年代探索住房制度改革,进入21世纪后,政策性住房逐渐成为扶贫济困、民生关注的重点领域。2007年,国务院对推进政策性住房建设发展作出决策部署,提出“政府主导、大力吸纳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共建共享、依法依规管理”的建设方针。201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保障性住房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划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一系列管理和服务措施。 2017年,中国国务院发布《政府租赁住房试点方案》,进一步推广政策性住房的发展。

政策性住房的类型

政策性住房主要包括租赁、保障性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三类。

1. 租赁住房:政府出资建设或购买市场房源,向符合条件的家庭、个人出租。租赁住房的租金相对市场租金较为低廉。

2. 保障性住房:政府分配的住房保障政策性住房,向低收入、特殊需要群体提供廉价或免费住房。

3. 公共租赁住房:政府出资建设或购买市场房源,由专门机构运营,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和个人提供长期住房租赁。

政策性住房的目标群体

政策性住房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特殊群体和紧缺人才等。

1. 低收入人群:政策性住房较为廉价,租金或售价较为适中,适用于低收入家庭。

2. 特殊群体:政策性住房也包括为养老、残疾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廉价住房的保障性住房。

3. 紧缺人才:政策性住房也向符合要求的紧缺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和相应的住房保障。

政策性住房的价值

政策性住房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 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题

政策性住房主要目标是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可以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廉租住房,帮助他们减轻房租负担,提高生活品质。

2. 促进社会公平

政策性住房可以缓解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压力,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资本,实现公共保障,减轻政府财政的压力。

3. 加强经济发展

政策性住房可以帮助紧缺人才安置,缓解劳动力资源的短缺问题,也可以满足低收入和较低中产阶层的居住需求,增加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也有利。

政策性住房的未来

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强和积极探索政策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推动多渠道筹资和社会资本的参与,加快建设住房市场化补短板,适度规范市场,不断推进住房保障政策的改革,健全完善各种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未来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发展前景广阔,将在推进住房市场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群生活品质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