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车,会不会立即被拘留?
醉酒驾车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因此,在中国,交通法规令醉酒驾车的行为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酒驾会不会马上拘留呢?下面我们来详细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车是指驾驶机动车时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规定限值的行为。具体来说,对于普通机动车驾驶人员而言,饮酒后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及以上,就被认为是醉酒驾车。而对于公车、危险品运输车、出租车等驾驶人员,酒精含量超过20mg/100ml就属于醉酒驾驶。
如果被警察查出醉酒驾车,就会根据情况被处以罚款、吊销驾驶证或刑事拘留等一系列惩罚措施。对于民用车辆驾驶人员的刑事拘留标准是:饮酒后在24小时内吸氧检测结果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0mg/100ml及以上的,或者其他严重情节情况下,可以被立即刑事拘留。
需要注意的是,被拘留只是醉酒驾车罚款等措施的一部分,不代表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直接体现。如果被判定为酒后驾驶罪,则需要依法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刑事拘留、吊销驾照、有期徒刑等等。
此外,为了加强打击酒驾的力度,我国各省市还陆续出台了一些补充的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市交通运输部门曾规定,民用小型汽车驾驶人员饮酒后应当在12小时内接 受酒精检测,超过规定值者,警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酒精拆灵或其他警务行动。此外还有一些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司机对于酒驾和毒驾行为都会进行惩罚。
总之,醉酒驾车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一种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饮酒驾车将被严厉制裁。如果被查出醉驾行为,不仅会被处以罚款、吊销驾证等一系列处罚措施,还有可能触犯刑法被判刑、被拘留,甚至失去自由。因此,我们应该养成绝对不能酒驾的好习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