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办

怀孕母猪能不能驱虫?

围观:43

怀孕母猪能不能驱虫?

在养猪业中,驱虫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驱虫不仅能减少虫卵的产生,防止疾病的传播,还能提高母猪和幼猪的免疫力,提高猪肉品质和生产效益。但是,一些养殖户认为怀孕母猪会影响胚胎发育,降低生产性能,因此不进行驱虫处理。那么,怀孕母猪能不能进行驱虫呢?本文将为大家解答。

一、什么是驱虫?

驱虫是指利用化学药物、生物制剂或者中草药等方法杀灭猪体内外寄生虫或控制它们的繁殖,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怀孕母猪能否驱虫?

一般来说,怀孕母猪可以进行驱虫。因为怀孕期一般是指母猪受精后的时间,此时仅仅是卵子和精子结合,未形成胎儿,因此驱虫并不影响胚胎的发育。而且,怀孕母猪如果不驱虫,身体内的寄生虫将会吸取猪体内的养分,导致母猪乏力、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出现腹泻等现象,增加母猪发生疾病的风险,影响母猪和后代健康。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怀孕前仍需要进行驱虫处理。这是因为怀孕之前的身体状态对胎儿发育影响最大,而寄生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大大影响母猪的怀孕率、流产率和胎次数等,增加母猪非产,降低生产效益。因此,怀孕前要做好全面的驱虫处理,集中在怀孕中后期的母猪进行较轻的控制,以保护母猪的健康和胚胎发育。

三、驱虫的注意事项

1. 驱虫剂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种类选择不同的驱虫剂,以达到最佳的驱虫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驱虫剂的使用必须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使用,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突然停止使用;避免过度使用某种驱虫剂造成抗药性,影响其驱虫效果和药物的可持续使用性。

2. 驱虫时间和频率

早孕期、晚孕期和哺乳期母猪不能使用有毒或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驱虫,否则对胚胎及新生仔猪健康会产生影响。建议再怀孕第45天左右进行药物驱虫处理,30-35天后再进行第二次的驱虫处理。

3. 饲料的控制

在驱虫期间,需要给母猪加强营养供应,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摄入,以降低驱虫药物对母猪体质健康的影响。同时,需要控制饲料的质量和种类,减少寄生虫的滋生条件。

4. 控制环境卫生

控制栋舍环境,清除粪便、泥浆、老鼠等,是预防寄生虫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驱虫前和后都要进行栋舍的清洁,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分泌物的积累。

综上所述,怀孕母猪可以进行驱虫,但需要注意控制药量、饲料和环境卫生,并选择适量的驱虫剂和驱虫时间,以确保母猪和后代的健康和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