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对于“好”的探讨
近年来,“好”这个词汇被广泛使用,似乎已不再仅仅是表示事物的优点或者理想状态的形容词。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问句:“这件事好不好?”、“这个人怎么样,好不好?”、“这家餐厅怎么样,好不好?”等等。但是,什么叫“好”?我们该如何去衡量和判断一件事、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种行为是“好”还是“不好”?
一、“好”的定义
“好”一看就是一种情绪体验和主观评价,那么如何定义“好”?从语言学角度看,“好”是一种形容词,表示某种事物或状态在某种标准下 达到或超过了一个期望值或理想点 ,例如鞋子好看,裤子合身,食物好吃,成绩好等等。从哲学角度看,“好”涉及到伦理学、美学、功利主义等多个领域。在伦理学中,“好”指的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例如善、美和正义等;在美学中,“好”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例如品味与品位等;在功利主义中,“好”指的是对自身或社会最大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可以说,“好”是一种以标准为基础的、个人主观性的评价,同时也是一种可以依据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做出的客观参照。
二、“好”的评判标准
好与不好是完全相对的,因为无论什么事物都可以多个方面切入去审视。如何来制定标准才能准确的评价一个事物,至少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基础需求
先评判一件事是否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我们的需求是优先级最高的。比如一款产品或一个程序,如果它没有解决我们最基本的需求,那它在我们来说就是不好的。
2、可操作性
以工具、软件、商业产品来说,可操作性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评判标准,因为不管好不好,如果不好上手,那这个产品的存在基本就是毫无意义。可是这种评价依赖于操作难度和进入门槛等。比如,对于初学者来说,iPod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音乐播放器,但对于高级用户来说就不满足需求。然而它的操作上,确实是足够简单的。
3、交互设计
如果说可操作性是对产品的使用条件,那么交互设计则是用户使用该产品时的感受评价。好的交互设计能够让用户简单、快捷、直观地完成目标,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如果我们需要更多的篇幅去详细讨论好的交互设计,因为它很重要。
4、服务
服务是很多项目都缺少的,但又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重要链路。在某些时候,有时甚至坏产品的好服务比好产品的坏服务更让用户满意。好服务包括了直观友好的用户支持、问题解决、保修标准等方面,实现该要求需要团队成员的不断专研,也能让团队卓越于其他人。
5、实用价值
像一篇文章、画作、音乐作品等创意作品,这些东西本身是不能被使用的,但是它们却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不是吗?如果一幅画打动了你的情感、对你有教育性,或是如果一首歌曲带来了启迪、让你感到舒服与愉悦,那这幅画或这首歌就是好的。这种好不好是不能用资讯创造的模型来表达的。
6、美学价值
这个评价是非常主观的,如果你是一名艺术爱好者,你难以用术业专攻来表达出美学的标准。无论是画作、雕塑、文学、音乐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因此,美学价值是一种很主观的评价。
7、其他
除了以上几种,还有很多其他评价标准,甚至会因为不同背景特征或年龄等的影响而存在特殊的评价标准。举个例子,一个映像深刻的电影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就是好电影,但对于一些特殊的人却是不好的,因为他们可能更注重想要看到美景和人物聚集的一幕,或是来看箱办丰富的配乐。
三、“好”的深度解读
众所周知,好与不好是不同层次、不同特征下的短暂的或永久的评价。这需要我们需要去了解它在不同社区或文化中的意义,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是多方面的。但在其他方面的归纳下,我们能进一步清晰“好”和“不好”的确切含义。
对于多数人来说,好与不好是关键背景下的对比。比如吃一次极好的餐厅,即使是可能太贵、吃完也勉强,但毫无疑问是 “好的”,因为依照我们吃过以往的其他餐馆的标准来说,它是非常成功的。同样的,如果你收到了朋友寄来的糟糕礼品,并且你意识到他/她没花时间准备,你也许会感到不好。这些评价都是来自于我们的背景信息。
在大多数情况下,好与不好是评价核心。当我们认识到某件事是好的后,就像我们吃了一次好吃的餐厅一样,即使这个餐厅昂贵,或是有些不便宜,依然不会影响我们感到舒适和收获。
但是,“好”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我们知道,人类对于强烈体验很偏爱,好、坏事物自然效应着我们体验程度。然而“好”也更多地描述了我们对饱和的、持久的价值的重视。好选项满足我们的需求(当然包括背景同行和标准),以及我们认为具有长期的、真实的利益。它们是“优”的,而不是暂时性的卡点或刹车。
此外,进一步了解“好”的分类,或讨论深刻一点,是发现我们Rational Brain和我们Living Brain之间的贡献吸引我们的方法之一。Rational Brain消除了我们环境中的迷惑,并确保我们所做出的决定是有利的(当然也是错误决策削弱这种利益的同时提供了不可取的行为),而Living Brain很大程度上基于草率的情绪或兴趣。
四、结语
哈耶克在他的书中提到过一个原则:“做好事必须要做自己的事”。这个原则是告诉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不要做能使人们迷惑,而只会产生短暂的好感的行为。这是对于生活中好与不好的特殊评价,而当我们全面地考虑对待生活中的好与不好这件事时,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构建自己的标准,这样才能客观、科学、全面地判断一件事的好坏。在客观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进一步加深理解,为人类社会的长期、健康、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