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过中文“统”一:台湾能不能与大陆不同?
台湾是一个具备多重意义的词汇,既包括地理概念,也同时具备文化、政治和历史等方面的内涵。2005年发布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明确规定:台湾地区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澎湖县、金门县、连江县,其范围与领土等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称的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台湾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这些概念,更代表着一种现实与意识。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难免会有人对于台湾所代表的内涵产生疑问,尤其是在“统一”的话题上,人们会思考,这样一个地方能不能和另外一个地方不同,或者说,能不能通过中文语言来实现“统一”。
笔者认为,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差异具备多种表现形式,这不仅是因为一个地方的环境和生产方式等会很好地影响居民的生活和思想,同时也因为这些差异在语言、文化、政治、历史等层面上表现出来,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双方的交往和认知。
从语言角度而言,中华文化传统上就是“以文会友”,而以中文来表达是传达这样一个文化传统和认同的最好载体。虽然在过去的时期中,台湾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台文”(台湾话),但是目前在绝大多数场合下,中文依旧是台湾人民交流的主要手段。在语言传承和交流方面,中文的存在很好地维护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连结,尽管在不同地区,人们在语调、词汇用法等方面会略有不同。
当然,除了语言这一最直接的交流形式之外,文化也是维系两岸联系的重要因素。因为文化传统的不同,就导致了两个地方的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虽然中华文化的传统是比较统一的,但是各个地区中的文化习俗及其传承方式又不尽相同。在现实中,两个地方在文化上的交流更多的是在海峡两岸的教育、旅游、文化展览等方面,而且这些领域也成为当前处理两岸关系的重要方向。
故此,要通过中文来实现两个地方之间的“统一”,需要在文化和语言等层面上进行接触交流和调和。这样的接触和交流需要在政治及历史方面的合理化和减缓矛盾的基础上,由民间机构和文化机构发起,通过学习、合作等途径贡献在跨地区互动与合作方面的力量。同时,两地用户也应该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欣赏彼此的特点,并以交朋友的方式相互尊重。
综上所述,中文的存在是台湾与大陆之间交流的渠道之一,并且具有维系两个地方联系的重要性。但是,两个地方之间的差异是难以避免的,通过民间机构和文化机构联络、合作,打造跨区域互动、交流与合作的机制以增进民间友谊,这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