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旅游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在线旅游平台,在过去的十六年里,它曾经是中国旅游市场上的佼佼者,一度被视为“携程的后起之秀”。然而,最近几个月来,同程旅游却陷入了一系列财务和经营危机中,迫使该公司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一、财务危机
同程旅游面临的财务压力主要来自于其竞争对手携程和去哪儿网的竞争,以及新冠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冲击。尽管同程曾于2019年成功IPO,募集资金达到近30亿元人民币,但其财报显示近年来频频亏损,亏损金额高达数亿元,去年更是亏损了14.45亿元。财务危机加剧了同程的债务危机,截至2020年4月,同程的负债总额已达到了51.97亿元,其中短期负债达到了27.23亿元,占负债总额的52.34%。
二、经营危机
同程旅游在业务上主攻自由行领域,但近年来自由行市场已经日渐饱和,同程的市场份额被不断侵蚀。同时,同程在国际游、跟团游等领域的业务也在逐渐萎缩,面临更大的运营压力。
疫情的爆发对同程的经营形成了更大的冲击,旅游行业的停摆、景区关闭、客源不足,给同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数据显示,同程2020年一季度的净营收同比下降了93.1%,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64亿元。
三、债务危机
为缓解财务压力和经营困境,同程旅游不得不大力“渐进式”裁员和“节流”成本。但是,裁员和成本削减实际上并没有挽救同程的经营和债务危机。相反,由于负债总额过高,加之疫情的冲击,让许多投资者对同程的未来充满担忧。
四、应对危机
为了避免破产,同程旅游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自救措施。首先,同程通过加入多数股东的紧急增资,筹集了4亿尚未到账的资金。其次,同程正在寻求联合携程探讨合作模式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另外,同程还在寻求国企作为投资人,通过重组等方式整合旅游行业资源,从而进行深度产业链战略合作。
总的来说,当前同程旅游面临非常严峻的财务、经营和债务危机,但是其采取的自救措施表明该公司目前仍在努力应对,具有一定的生存希望。同时,这也通过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新冠疫情让全球旅游业都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很多企业都需要在下行周期中快速应对,以免被潮流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