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轻工业学校: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高校
重庆轻工业学校,缩写为重庆轻院,成立于1945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39年的重庆船务工业学校。学校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南路20号,占地面积330余亩,是一所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法、教育、艺术等多方面学科的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工程”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验性高水平工科院校、国家、教育部、重庆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国防科工局“国防工业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合作基地等高校。
学校现有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覆盖了自动化、机械、电气、材料、轻工、化工、环境、经济管理、文学、法律等领域,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格局。学校拥有一支硕士以上教师人数达到68%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约占60%。此外,学校还聘请了一批企业界、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兼职教授,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师资队伍。
为了培养具有现代工程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学校开展了“本科工程”教育,现有本科专业25个,涵盖了工科、文科、法律、教育、艺术等领域,其中“工程学科”覆盖17个,且占比超过80%。此外,学校还拥有“1 + N”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并着力构建与企业合作的多元化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重庆轻工业科技园区和产学研合作等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学校已与多家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并在国际合作中积极探索,不断拓展学校的国际视野。
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历史、丰富经验和优质师资的高校,重庆轻工业学校一直立足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产业发展的宗旨,以培育人才、服务社会为己任。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产学研协同发展为手段,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