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办

1979婚纱摄影

围观:41

1979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年代,也是一批年轻人的“结婚时节”。婚礼的重头戏——婚纱照也逐渐成为了新人们的必备。那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那个时代的婚纱摄影吧。

一、 婚纱摄影起源

最早的婚纱照是从美国开始流行传播的,当时还是黑白照片,1936年世界上第一张彩色婚纱照拍摄出现。而在中国,婚纱摄影出现的时间却要迟些,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被引入中国并得到普及。

二、 入门难

由于当时技术和设备落后,婚纱摄影并不是那么轻松简单的事情。首先,照相技术非常陈旧,人像摄影注重的焦距、光圈等参数没有熟练掌握,很容易会拍出糊糊的照片。其次,拍摄地点选举、光线掌控、姿势搭配这些都需要非常耐心细致地准备。而且当时的相机较为笨重,镜头较为狭窄,需要经过无数次的调整才能够拍摄出理想的照片。

三、 照相棚俨然制片厂

那个时代的可拍摄场景有限,大部分的婚纱照都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棚内设有多处景地,模拟了餐厅、宾馆、花园等各种场景,犹如一个小型制片厂。新人可以免受外界天气影响,尽情拍照,还能够自己选择场景,呈现出完美的视觉效果。

四、 婚纱环节多不少

当时的婚纱着装还很简单,婚纱多以美国品牌为主,过于华丽的婚纱并不多见。而选择合适的婚纱,也是一门学问。当时设计师始终以宽松贡献为主,面料往往使用确定的宽度,再将所拍下的婚纱量大量的修改调整。而由于背景的不同,拍摄的婚纱色彩也是不同。一张照片下来,仅仅婚纱这一环节就要计算有许多次。

五、 相片发型尽显纯感

当时的发型更为保守,多以简单利落的发型为主,注重发型的每一丝每一缕,以便干净简洁,最好呈现出纯感。新人们在拍摄时的发型、妆容,更是需要某年的造型师进行精心搭配,才能跟模特的圆滑简洁相似。

六、 红包动辄数百元

由于那个时代的经济相对落后,婚纱摄影的支出也随之较高。拍摄场地、设备、人工等多方面成本都比现在的企业要贵许多。而且拍完婚纱照后,印刷出来的照片也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让当时的新人们感到相当的心痛。

七、 感性却充满回忆

虽然那个时代的摄影技术不如现在成就,但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和发达的。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婚纱摄影背后蕴涵着浓浓的感情,是每对新人们回忆的一部分。这其中也让许多新人们流连再这份浪漫中。

总体来说,虽然如今的婚纱摄影已经发展得非常繁荣,但那个时代的婚纱摄影,却总会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温情的回忆。它是一段历史的珍藏,也代表着过去时代新人们对婚姻、爱情的憧憬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