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战争时期,也是中国的重要文化节日之一。在中国,每逢这个节日,人们都会按照传统,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等,而内蒙古地区也有自己的独特端午节庆典方式。
内蒙古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以草原文化闻名于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省份有包括蒙古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组成,因此内蒙古的端午节文化就展现出浓郁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味道。
粘菜粽
内蒙古有一种独特的食品叫“粘菜粽”,这是由挑选新鲜肥瘦适中的猪肉,添加上豆腐干、粉条、香菇、茭白等多种食材制成的,再用锅调制的大麦做成馅。这样的馅料可以保证粽子口感的香甜、肉质细嫩。
在端午节当天,很多家庭会自己动手制作粘菜粽,并将其带到亲朋好友家或是聚会时分享食用。通过制作和分享粘菜粽,来表达彼此情谊的传统。
草原龙舟赛
龙舟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运动,源远流长。在内蒙古感觉可以扬长避短,沿用这一文化概念,将龙舟赛变得更富有地域特点。
草原龙舟赛是内蒙古端午节的另一个特色。徜徉在内蒙古草原波流起伏的湖泊之上,在原生态的自然美景中,通过龙舟比赛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由于内蒙古的气候寒凉,草原龙舟赛很少使用传统的木质龙舟,而是采用轻质塑料制造龙舟。除此之外,草原龙舟赛还配有民族服饰、乐器演奏等;龙舟上会开启烤羊,喝白酒、烧烤吃烤羊等活动节目多得数不胜数,带来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氛围。
艾草挂
艾草是内蒙古草原特有的草本植物,有着清热解毒、驱蚊驱虫等作用。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采摘艾草,在居住地或者在亲朋好友家中或门前悬挂,既是为祛邪降灾,也是为提高生活品质。
内蒙古人民在端午节当天除了以上的传统活动之外,还有其他的民俗活动。例如,多在马场上香港、赛马等等。端午节是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大舞台,有种族的传统和文化的底蕴,有丧失和认知、有文化更替和开化,是一个绝妙的文化景观融合。
总之,内蒙古的端午节充满了民族文化和人情味儿。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这样的庆典传统一方面表现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造就了社交及交流,受到内蒙古民众的热烈欢迎。是促进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弘扬民族魂、传承国粹的文化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