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经费管理办法是根据我国教育部《学生出国(境)留学管理办法》和财政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涉外财务管理的通知》出台的法规,旨在规范留学经费使用、节约经费、防范风险,确保留学资金的合理使用,保障我国留学生的根本利益。以下是该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留学预算编制
留学预算编制是留学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应由有关部门在高校(单位)向财政部门提交留学预算,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列入预算,并指定专人负责留学预算的执行。
二、留学费用支付
留学费用应通过正规途径支付,包括银行转账、信用卡支付等。留学费用支付应与学生签订留学合同或协议,明确费用项目和使用范围,确保留学经费的合理使用。同时,应将支付凭证(如发票、收据、汇款单)保存备查,以备后续审计。
三、资金管理
留学资金管理应靠前安排,确保资金来源清晰、管理规范。留学资金应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开设独立账户,由专人管理留学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避免混淆。同时,应加强对留学资金的监督,及时核对余额,确保留学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四、经费监管
留学经费监管是留学经费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包括预算监管、费用监管和后勤监管等。预算监管是指对留学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确保留学经费的合理使用和节约使用。费用监管是指对留学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包括对费用申请、审批、核销和结算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后勤监管是对留学过程中的住宿、膳食、交通等生活费用进行监管,确保留学生的合理、经济、方便的生活条件。
五、返国报到
留学生应依照国家有关法规,按期报到,否则将影响其后续的留学资助。返国后,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交留学回国报到证明,并提交留学期间有关经济支出的有关凭据,以供有关部门核对、审计。
出国留学经费管理办法的实行,旨在确保留学经费的合理使用,保护留学生的合法权益,也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各高等院校和有关部门应认真落实该办法,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提高留学经费的使用效率,实现经费的科学用途,切实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