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涉水熄火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特别是在雨季和洪涝灾害发生时更加常见。当车辆涉水熄火时,很多车主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车辆涉水熄火的原因、怎样避免、应对及维修方法。
一、涉水熄火的原因
涉水熄火是由于车辆在行驶中突然遇到高水位或者穿过洼地时,车底进入水中发生的故障。车辆涉水熄火的主要原因是:
1.发动机进水:车辆进入水中后,水会进入发动机内部,导致气缸丧失压缩能力,引起熄火。
2.轮胎打滑:车辆行驶时,如果轮胎进水,会失去摩擦力,可能导致车辆打滑,进而引起熄火。
3.电子元件损坏:车辆的电子元件如进气门传感器、点火线圈等,受到水分的影响,容易出现短路或损坏,引起熄火。
二、如何避免涉水熄火
1.提前了解路线:在出发前,提前了解行车路线和地形,避免走水深路段和低洼区域。
2.减速慢行:车辆行驶时,要避免高速行驶。当遇到水深路段时,减慢车速,逐渐通过。
3.穿越深水点时:在穿越深水点时,要避免刹车,保持稳定速度。轮胎要尽可能保持转动,可在路侧挂起车挡,通过足深的水。
4.使用涉水器材:如果车辆常年需要涉水,可以配备涉水器材如泡沫圈、橡皮管等,通过改装的方法达到防水效果。
三、涉水熄火,怎样应对
1.紧急解决安全问题:驾驶员要保持冷静,立即关掉发动机电源,打开车门,迅速逃离车辆。如能在没有人员被困的情况下,尽量拨打紧急救援电话。
2.检查车辆:在车辆涉水后,应立即停车,检查车辆各部件是否损坏,并排除行车故障。
3.清理发动机:打开车前盖,将发动机内部清理干净,包括气缸和点火线圈。用干燥的毛巾或者吹风机进行擦拭或吸水。
四、如何维修涉水熄火的车辆
1.更换电子元器件:如果电子元器件已经损坏,必须更换为新的元器件。
2.更换空气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车辆进水时,水分会污染空气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必须更换。
3.更换机油:机油会受到水分的污染,必须更换干净的机油。
4.更换车灯:水分进入车灯内部会导致熔丝损坏,需要进行更换。
总之,车辆涉水熄火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车辆故障。驾驶车辆行驶时,一定要注意以上避免方法,避免发生涉水熄火的情况。如果发生涉水熄火故障,不要着急,应该冷静对待,按照以上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车辆安全并进行适当的维修。